
日前,浙江省交通工程監管局發布的《2017年度浙江省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行業狀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7年,浙江省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以下簡稱“檢測機構”)達151家,承攬業務量首次突破10億元,試驗檢測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此外,浙江省甲級檢測機構的承攬業務量首次超過乙級、丙級檢測機構總和,市場份額趨向集中化。
伴隨“十三五”時期浙江交通新一輪大建設、大發展、大提升,主要服務于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檢測的試驗檢測行業近三年發展勢頭良好。根據《報告》,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檢測機構達151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與此同時,檢測機構的承攬業務量、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從業人員規模、儀器設備投入等多項指標,歷經三年持續快速增長,2017年表現搶眼。
經營收入方面,2017年浙江省檢測機構承攬業務量首次突破10億元,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8.3億元、營業利潤約1.2億元,近三年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年均增速分別超15%、6%;人才隊伍方面,2017年全省檢測機構從業人員超5000人,近三年年均增速近7%,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才比例大幅提升;硬件設施方面,2017年浙江省檢測機構儀器設備配置總量超3萬臺(套),設備總資產近5.5億元,近三年新購置設備資產占比近25%,高端儀器設備應用提速。
值得關注的是,從檢測機構資質等級角度分析,2017年,該省甲級檢測機構的承攬業務量首次超過乙級、丙級檢測機構總和。《報告》顯示,2017年浙江省檢測機構中,甲級檢測機構7家、乙級檢測機構72家、丙級檢測機構72家,承攬業務量分別占比52.3%、39.7%、8%。浙江省交通工程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甲級檢測機構占比不足5%,承攬業務量卻占據了全省的50%以上,數據表明,浙江省試驗檢測行業市場份額向綜合性、規模化檢測機構集中的趨勢日益凸顯。”
浙江省151家檢測機構中,乙級檢測機構的數量、比例都遠超全國平均水平,這類機構已具備中等規模且市場空間基本形成。下階段,該局將在持續推進全省試驗檢測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的同時,積極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逐步建立政府引導下的優勝劣汰機制,推動全省檢測機構做大做強,全面提升試驗檢測能力水平,為高質量高水平打造品質工程提供技術支撐。